-
-
加法與減法
學生負擔重是當前各方都在關注的熱點話題,但學生負擔為什么重,有不同的分析和判斷。我認為,教育綜合改革過程中總在做“加法”,是導致學生負擔過重的原因之一。
發布時間 2018-05-21
-
-
信息化推動中國教育變革
中國教育一直面臨著資源分配不均、投入產出失衡、素質教育水平較低等困境,在線教育突破時空限制,結合移動終端實現碎片化學習,使得教育內容更多樣化。教與學可以不受時間、空間和地點條件的限制,知識獲取渠道呈現靈活與多樣化特點。學生學習模式在轉變,慕課、混合學習、翻轉課堂、泛在學習、移動學習等在線教育模式已是大勢所趨。
發布時間 2018-05-21
-
-
教會學生為未來而學
“夢想教育”的提出,主要針對當前學生被動學習、缺乏憧憬、盲目服從的現狀,解決為什么學、為誰而學的問題。從基于區域文化、關注兒童科技夢的“藍夢教育”到基于時代背景、關注兒童多元夢的“夢想教育”,學校開啟了觀照學生整體生命和未來發展的實踐探索,引領學生為夢想而學、為未來而學。
發布時間 2018-05-21
-
-
如何突破備考“高原反應”
總的來說,在最后的復習備考階段,要有新思路、新措施、新方法,要重視文理科目結構的調整優化,要強化學習中的創新意識,做到精準改錯與創新反思,要做到補短板和加長板的有機結合。
發布時間 2018-05-21
-
-
傳統文化要在中小學課程中生根
近日,“中國教育創新峰會:文化理解與傳承專題研討會”在山東曲阜召開。此次會議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舉辦,會上通過主題報告、專家論壇、實踐分享等多種形式,圍繞“文化傳承的中西融合與核心素養的推進”“新時代儒家文化傳承”“有界無邊”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、“習熏悟化——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”等12項議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,并以“學習孔子教育智慧”為主題在孔廟開展了研學活動。
發布時間 2018-05-21
-
-
關于陶淵明
陶淵明在至為苦悶之中找到了偉大的自然和田園的勞動,這是給人最大啟發的。人與自然之手足情一旦失卻,悲劇也就來臨了。我們今天的悲劇之源,有許多正是起于此。
發布時間 2018-05-08
-
-
到底立什么樣的課題
我們提煉出了“在承擔中培養責任,在堅持中養成習慣”的要義,這是火炬學校對責任與習慣養成教育的新發展,是全體教師的智慧結晶。
發布時間 2018-05-08